伴隨技術不斷迭代升級,自動駕駛商業化進展加速。環衛作為較易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更是迎來規模化發展新階段。有資料顯示,到2025年自動駕駛環衛運營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而中國自動駕駛環衛車的滲透率也將攀升至5%,市場潛力巨大。在此前景下,相關企業布局亦開始加碼,除了深化國內布局外,不少更是將觸角伸向海外。
自動駕駛環衛車落地正當時
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眾多,之所以能在環衛領域較早實現無人化運營并呈現規模性增長,跟其背后行業切實需求、作業環境以及政策推進等有較大關系。
首先,現階段環衛行業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這當中包括工作繁重,環衛工無論嚴寒酷暑都要經受平均12小時/日戶外體力勞動;人力成本較高,據統計環衛服務公司人力成本占比超過60%;環衛工人年齡偏大,招工難等。以上這些,使得環衛行業對自動化、無人化設備的需求變得較為迫切。
自動駕駛清掃車城市道路運營
其次,現階段,無人環衛車大多是To G項目,隨著我國城鎮化率持續提高,政府對市政車輛向電氣化、智能化方向轉型較為重視和支持。近兩年來,有關無人環衛的官方招投標消息頻頻釋放,涉及金額從千萬到億元級別不等。
此外,自動駕駛環衛車線路固定,且行駛速度偏低,通常為5-10km/h,安全可控度較高,更容易商業化落地。
“基于對技術和場景的平衡思考,我們認為環衛是無人駕駛商業化最佳應用方向。”近日,仙途智能合伙人、產品及運營副總裁唐彥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機協同是環衛行業大勢所趨,而無人駕駛技術的切入,使得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專注于更宏觀的車輛管理等工作,比如1人遠程管理多臺車輛,這就完全改變了傳統1人1車的作業模式。隨著技術升級和滲透率提升,無人環衛車未來將成為驅動城市‘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之一。”
技術持續升級,從“1”走向“x”,
盡管無人駕駛環衛車前景向好,但就目前來看,依然面臨諸多挑戰,這當中包括:
技術上,無人駕駛清掃車在城市公開道路上作業時,不僅需要識別車輛、行人、紅綠燈等常規要素,還要準備識別路面上的垃圾、樹葉、石塊、坑洞等,并實現精準的貼邊清掃,這對無人駕駛環衛車的感知度、算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乘用車講究的是通過性,看到一堆樹葉或樹枝會視為障礙物直接避開。而環衛車要直迎上去清掃,或許這些樹葉下面有其他物件,如果識別不準,很容易出問題。”唐彥也舉例說到。
商業化上,盡管自動駕駛環衛車具有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等優勢,但目前價格相對偏高。
對于此,相關企業開始強化技術升級。如仙途智能最新新推出的Platforma-X產品,采用“1個底盤+X個上裝”的模式,實現了清掃、沖洗、垃圾轉運三種環衛車型的靈活變裝,讓運營方從此無需單獨采購不同環衛車型,從而節約50%的購車成本。不僅如此,Platforma-X還采用無駕駛室設計,并開創性地實現了全流程無人化、一體化自主作業,可自主完成啟動自檢、定時作業、傾倒垃圾、自動充電/加水等任務,讓司機和充電加水的人工成本降低至0。以此來計算,新產品可將環衛作業綜合使用成本降低近70%,
Platforma-X換裝示意圖
從上述來看,“一車多用”或將成為未來無人環衛的重要技術趨勢。
從國內走向海外,“玩家”開啟競速賽
整體來看,自動駕駛在國內環衛清潔領域已走過探索測試,正逐步往規模化落地進展。而這條賽道上,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當中,既有以仙途智能、文遠知行、酷哇科技、智行者、于萬智駕等自動駕駛科技公司,也有傳統環衛設備廠商比如龍馬環衛、宇通重工等。
隨著市場需求增多,各大玩家開始加碼布局。如較早切入賽道的仙途智能已在上海、蘇州、無錫、深圳、合肥、成都等全球30余座城市部署了近300臺無人駕駛環衛車;文遠知行無人駕駛環衛車2023年4月開啟路側,至今已經在在大連、鄭州等地投入運營;酷哇科技在20多個區域實現自動駕駛城市服務營運規模化落地……
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無人環衛車作業現場
除了強化國內布局外,隨著出海大潮涌動,不少企業還將目光定在了海外。“從現階段來看,全球諸多地區對環衛設備的智能化逐步重視,如沙特2030年愿景中計劃市政車輛25%實現無人化;德國等歐洲國家對自動駕駛環衛車的接受度亦較高。這給我們出海提供了較大空間。”唐彥也說到。據介紹,仙途智能目前已在沙特、阿聯酋、美國、英國、德國等中東和歐美地區投入常態化商業化應用。
總的來說,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室外無人環衛技術已經逐步走向成熟,機器代人、環衛無人智慧化漸漸成為大勢所趨。尤其在諸多“玩家”的推進下,無人環衛已然從初期的試運營,逐步導向“小步快跑”,未來將在國內更多地區實現落地,在城市道路、園區、港口等更多場景實現落地,同時將會在全球市場得以綻放。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