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節與國慶節“合體”,下周適逢兩節,螃蟹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熱銷季。不只螃蟹,魚類、貝類等海產品的銷量也漸漸上漲。
提到吃海鮮,很多人都會想到沿海城市,似乎只有在海邊才能吃到最新鮮的海鮮。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們從網上訂購的“海鮮”或許是產自新疆、甘肅、寧夏等內陸地區。
今年9月,“我國離海最遠的地方”——新疆,迎來了“海鮮”大豐收。對此,很多網友非常疑惑,內陸沒有海,如何養“海鮮”?
答案指向一個關鍵詞——“海鮮陸養”模式。“海鮮陸養”模式,指在陸地營造出類似于海洋的生態環境,人工養殖魚類、蝦蟹類、貝類等海產品。
那么,這些“海鮮”是怎么養出來的?這樣養出的“海鮮”產量、口感如何?就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南美白對蝦“游”進河西走廊
“這里的水富含鍶元素,養出來的蝦透明度高,吃起來甜絲絲的。最近收獲的一茬蝦,足有8000斤,已經全賣完了。馬上到中秋節了,我們又捕了一茬蝦,目前正在銷售中。”甘肅省張掖市豐森農漁養殖合作社負責人李志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道。該養殖合作社所養殖的蝦主要銷往張掖、嘉峪關、酒泉等地,輻射200公里范圍內的市場,一只蝦最快在出貨約3小時后就能夠被端上消費者的餐桌。
李志剛介紹,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中段,干旱的氣候讓活蝦運輸難以實現,而空運過來的活蝦價格非常高,例如日本對蝦每斤售價高達200元。為了讓當地消費者吃上實惠、新鮮的海產品,甘肅省張掖市豐森農漁養殖合作社技術人員引進了南美白對蝦蝦苗,并在這里給它們搭了一個適宜繁殖、生長的“窩”。
養殖“海鮮”過程中會產生養殖尾水。按照要求,這些養殖尾水需經沉淀、過濾、凈化等處理后,達到尾水排放標準,才可以向外排放。
“不過,我們這里不具備養殖尾水排放條件。為了不污染環境、實現綠色養殖,甘肅省張掖市豐森農漁養殖合作社和蘭州交通大學等高校自主研發了一套水循環系統設備,模擬海水養殖環境,并安裝了分級凈化設備。水進入這個循環系統設備后,在水質一直達標的情況下,可以5年不用更換。”李志剛補充道,張掖市海拔高、冬季氣溫低,在2023年1月零下27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他們在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恒溫大棚里,成功將南美白對蝦養殖了1個月,該技術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認證。
記者了解到,該養殖合作社養殖場一期建設項目運行時,技術人員發現養殖水體鹽度越高,蝦的抵抗力越強、生長速度越快;但隨著水體鹽度提高,水循環系統等設備的耐腐蝕性下降了。目前,養殖場二期建設項目正在進行中,該養殖合作社已經和上海交通大學建立合作。除了提高養殖場設備的耐腐蝕性外,上海交通大學科研人員還開發了相關軟件,給養殖場安裝上“智慧大腦”,養殖戶不用到養殖場也可以遠程監測控制水溫、含氧量、含鹽量等水體數據。
“在養殖場二期建設項目中,我們逐步提高了養殖用水的含鹽量。養殖場一期建設項目完工后,南美白對蝦的年產量是3萬至4萬斤,待二期建設項目完成后,南美白對蝦的年產量有望達到30萬斤。此外,我們最近還要引進一個新品種——黑虎蝦,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李志剛說。
鹽堿地里“長”出大青蟹
資料顯示,寧夏用黃河水養魚已經有幾十年歷史,近年來又發展起用鹽堿水模擬海水養殖蝦蟹。寧夏宜漁鹽堿水土分布廣泛,引黃灌區土壤鹽化多屬鹽土分布類型,鹽度多在2至18之間,pH值在7.7至9.3之間,發展海產品養殖優勢明顯。
2010年,寧夏開始利用鹽堿地資源推廣日光節能溫棚南美白對蝦養殖模式。截至2022年底,寧夏養殖南美白對蝦等海產品產量達217噸。青蟹等海產品養殖在寧夏也相繼起步。
“我們養的青蟹個頭比較大,大的一只有六兩多,主要供應本地市場,部分銷往周邊省市。”寧夏賀蘭縣晶誠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高長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國慶節后,他們公司產的青蟹將大批量上市,滿足西北地區消費者的需求。
青蟹在我國南海和東海地區分布廣泛,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頗受消費者喜愛。可讓生活在海里的青蟹在寧夏“安營扎寨”,晶誠公司技術人員卻頗費了一番功夫。
2021年,當時只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晶誠公司從浙江省寧波市買進了一批蟹苗進行試養,最終成活率還不足1%。后來,晶誠公司與寧波大學進行合作,在運輸、淡化培育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大幅提高了青蟹的成活率。
“之前,在運輸青蟹蟹苗過程中,一個泡沫箱大概裝三四十斤,環境狹小造成擠壓,不少蟹苗還沒到地方就死了。現在我們把泡沫箱分成幾層,就像蓋樓房似的,每一層只裝幾斤,這樣青蟹蟹苗的成活率就超過了90%。”高長城進一步說,他們還對青蟹淡化培育方式進行了改進,將之前的淡化培育的時間由7天縮短至5天,并延長了青蟹在低鹽度水中適應的時間。除此之外,他們還將淡化培育后的青蟹與南美白對蝦進行池塘套養。
“如此調整可以提高池塘的水體空間利用率,而且青蟹喜歡攝食一些有機碎屑、魚蝦和其他動物的尸體以及某些攜帶蝦病原體的中間宿主,這樣就間接抑制了各類微生物的繁殖,減少了蝦病害的發生,實現雙贏。”高長城說,“目前,我們公司青蟹的成活率已經達到了60%。”
“移民”內陸的海蝦海蟹安全嗎
用鹽堿水養出來的“海鮮”能放心吃嗎?這是不少消費者在初次接觸這類商品時會產生的疑問。
“在鹽堿地開展海水魚類養殖,早已有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例如,我國寧夏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漁業生產,近幾年開始在鹽堿地上挖池塘養魚,發展稻漁綜合種養,設施漁業等,目前已利用鹽堿地開展池塘大宗淡水魚精準養殖15.9萬畝,累計發展稻漁綜合種養100萬畝。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印度、美國等國也開展了一些小規模的鹽堿水養殖,如澳大利亞試驗開展了虹鱒養殖,印度則進行了羅氏沼蝦、凡納濱對蝦養殖。
“寧夏、甘肅等我國內陸地區,工業發展相對不充分,人稀地廣,環境污染較輕,因此這些地方產的‘海鮮’質量是有保障的。除此之外,在營養、口感等方面,有關專家也進行了研究,鹽堿水養殖方式與傳統養殖方式差異不大。由于鹽堿水離子濃度比淡水高,一些養殖品種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更高,肌肉色澤更好。”李健說。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