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舉辦的中國-東盟經濟關系研討會在廣州舉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魏建國表示,疫情后,隨著全球的制造業技術、資本和人才的東移,亞洲必將替代歐美成為全球的經濟中心,現在看來,中國-東盟共同市場已做好準備,向成為全球經濟中心主要市場的目標邁進。對此,他把中國-東盟共同市場稱為“一個呼之欲出世界經濟最大的增長極”。
近年來,東盟已經超過美國、歐盟等經濟體,成為拉動我國出口的主要力量。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18.6%,對我國出口的拉動達到2.6個百分點;東盟在我國出口中的占比達到16.9%,較2022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
中國-東盟共同市場憑借什么特質,能夠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極?魏建國表示,主要出自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國-東盟共同市場是全球人口最多,面積最大,而且堅持高水平開放,是公平、透明、包容、合作的共同市場。在這個‘市場’,雖然各國社會制度不同,經濟發展的狀況不一,但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使這些國家和人民聚在一起。而且,在共同市場中長期形成的一個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必將促使各國走向更高水平的經貿合作。其次,這個市場可以發揮數字經濟的引領作用。以中國為例,去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是50.2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41.5%。目前,中國和日本、韓國、印度已經躋身全球數字經濟前十位,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制造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魏建國認為,全球制造業呈現東移的趨勢,而在東移過程就有兩大特點,“首先,一般傳統制造業和新興制造業都在利用數字經濟進行改造,這是美國和歐盟國家所做不到的。其次,制造業東移的過程中,技術、人才、資金逐漸向中國-東盟市場轉移。”
展望未來,魏建國表示,等到中國-東盟共同市場形成后,無論是在規則、法則以及整體的用戶規模上,都會領先于歐美市場,“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教育、醫療、衛生、健康、養老及旅游等行業發展成熟后,還會創造出更多新的業務,給經濟帶來更多新的活力。”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