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5%,比去年12月份加快6.3個百分點。從服務業分行業指數來看,8個分項指數中有7個是加快回升的。
此前,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李鎖強表示,初步核算,2022年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1.8%,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個百分點。
“我國服務業發展仍不充分,需要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持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進一步推進服務業開放,不久前,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沈陽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至此,我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增至11個。
在劉向東看來,深入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符合我國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總體要求,通過進一步發揮試點城市服務開放創新發展的差異化優勢和示范帶動作用,還能為擴大內需、吸納就業作出貢獻。
我國已分三批次設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前兩批的5個試點共創造了6.9萬億元的服務業增加值,占當地地區生產總值的70.6%,高于全國均值17.1個百分點。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設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不僅引進了一大批服務業外資項目,促進了我國服務業增加值的提高;而且在完善規則體系,為服務業對外開放提供資金和數據流動、人才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產生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介紹,在產業開放方面,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慶等5個試點先后實施了科技、文化、電信等11個行業領域的60多項開放措施;在經驗復制推廣方面,對產業開放發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體制機制改革等領域創新成果進行系統集成,已形成8批43項經驗案例向全國推廣。
此外,各省市落地一批標志性項目。例如,北京落地標志性項目140多個,涉及專業機構、基地平臺和新興業態;上海吸引金融科技項目;海南培育文體娛樂融合發展項目;重慶則布局大科學裝置項目。
談及下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如何發力,劉向東表示,服務業開放對制度型開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持續對標國際高標準規則,加快推動金融、物流、醫療、旅游、教育等服務領域與國際通行規則的接軌,加快探索形成符合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的準入和管理模式。同時,主動參與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服務領域新業態新模式的規則制定,做好試點壓力測試,統籌擴大開放與風險防范關系。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