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社區時,居民向我反映附近地鐵距離太遠,早晚高峰上班時乘公交很堵。”市人大代表羅旻泓說的地段,位于靜安區東北角的保德路、江楊南路一帶。附近區域常住人口約7.9萬,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42%。
羅旻泓了解到,距離居民區最近的地鐵站步行時間平均在25分鐘,周邊居民上下班、外出、就醫等出行,主要依賴公交98路、151 路、912路公交線路。
“這三條公交線路班次間隔時間均較長,早晚高峰時間段平均間隔時間為15分鐘,其他時間段一般需要 20—30分鐘。”羅旻泓說,一旦堵車,就是好幾個線路的車都堵在一起,如遇特殊天氣、交通阻塞等情況,等待時間更長,這給周邊居民出行帶來很大不便,居民群眾要求改善出行的呼聲很大。
為此,羅旻泓建議市交通管理部門協調公交公司,在高峰時間段增加班次,并根據公交營運配置情況調配大站車,提高公交運營效率,解決周邊居民出行難問題,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的便捷性。
對這個建議,市交通委協調久事公交集團根據實際客流對3條公交線路運能進行了優化,進一步壓縮發車間隔,早晚高峰發車間隔調整至8-10分鐘,平峰發車時間控制在10-20分鐘。其中,912路公交自3月1日起已增加一輛配車。“后續,我委將指導久事公交集團深化客流調查與研究,根據實際運營客流開展多樣化調度,進一步滿足居民公交出行需求。”
發車時間做了調整后,保德路、江楊南路一帶交通擁堵有改觀。“但改觀還不是太明顯。”羅旻泓認為,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如果單靠一個部門來解決,未必能夠達到居民的期望值。她建議,研究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為優化區域內公交規劃、公交調度提供決策支持。“隨著公交移動刷卡支付使用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能夠獲取乘客每一次的刷卡信息以及車輛實時的定位信息,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可以得到全面、準確、直觀、可靠的公交客流信息和規律,從而獲取居民出行需求。”她建議,通過構建以公交公司運營成本和乘客出行需求為總目標的數據模型,進一步優化公交線路規劃和班次間隔,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做持續改善。
對此,市交通委也做了答復,目前,交通委正在開展公交卡數據深度利用研究工作。下一步,將結合公交卡客流推算和公交客流分析模型相關參數更新工作,在穩定獲得公交卡數據、公交運營數據以及隨申行數據等多元數據、不斷完善公交模型的基礎上,按照“分區評估、分類診斷、分層優化、分步實施”的思路開展線網規劃工作。
久事公交也表示,將將深化客流調查與研究,根據營運實際、市場需求,客流導向等特點不斷進行優化調整,進一步滿足居民公交出行需求。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