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之交,荷風伴著粽葉飄香,又是一年端午至。許多敦煌壁畫和文獻中都曾記載了古人在端午時節團粽相迎、獻物致禮、賜扇送扇,共敘端午良辰的歡聚之景。敦煌文化,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如果說中華傳統文化是敦煌文化的根和魂,對敦煌文化的現代化藝術解讀則是追探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時代之遇。4月29日,由中國工藝美術館主辦的“花開敦煌——常沙娜從藝八十年藝術與設計展”在北京開幕。持續到10月27日的重磅特展,以常沙娜先生的藝術創作經歷為線索,引導觀眾感受敦煌文化與現代設計的交融之美。
在展覽開幕式上,常沙娜先生動情陳詞:“花開敦煌”展覽是我對父親常書鴻推廣敦煌文化一致的實踐。因為父親告訴我,沙娜不能忘了你是敦煌人。所以,敦煌藝術的推廣發展對我來說在哪個時候都不算晚,只要我還能走得動,我就要到處說敦煌。
作為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和藝術設計家,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今年94歲的常沙娜先生依舊為宣揚敦煌藝術,賡續中華文脈篤行不怠。本次展覽主要展出了常沙娜先生從1945年至今臨摹和創作的重要作品,有敦煌壁畫臨摹、花卉創作、建筑手稿等共計四百余件,多件珍貴手稿都是首次公開展出。
此外,展覽還特別加入了與常沙娜先生設計紋樣聯名的時尚藝術作品。其中由常沙娜先生作為藝術指導,新金珠寶首席設計師Tina Yang和獨立設計師鐘華,設計的新金珠寶ד花開敦煌”系列藝術珠寶亮相展覽櫥窗。
時尚藝術珠寶的入展,豐富了展覽的內容內涵,展現了敦煌美學對于現代藝術的教育意義,體現了“作為敦煌藝術的女兒,常沙娜以自己特殊的經歷承載了敦煌藝術研究與現代藝術設計有機結合的時代之變。”同時,也體現了武漢新金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緊密關注中華文化發展創新,積極推動時尚藝術珠寶與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有機結合,積極承擔傳播和發展中國美學的社會責任。
如常沙娜先生所期望的,創作要跟上時代,本次展覽希望將常先生的個人經歷傳遞給更多年輕人,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文化之美,并在生活中運用。
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副院長 崔冬暉接受采訪時說道:
常老師漫長的研究生涯,其實就是把敦煌歷代的洞窟里邊的人物、服裝、首飾、動物、植物、建筑做了一個詳細的分類,這個分類作用是什么?是指導我們當下尋找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脈,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
常沙娜工作室創辦人 黃炫梓也對展覽內涵作出解釋:
設計師不要只是會畫稿子,你給老百姓用的東西,你要讓它實用、讓它好用。第一個是材質的選擇、功能的選擇,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花開敦煌”展覽推廣的重要目的。
作為展覽的協辦單位,在新金珠寶的眼中,本次展覽不僅僅是對常沙娜先生從藝生涯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梳理,更是一場充滿敦煌風尚的“好物分享”大會,呈現給觀眾的不是沉積千年的時代舊藏,而是服裝、珠寶和家居用品這些貼近生活的器具。無數歲月更迭造成的審美隔閡逐漸消弭,中國文脈無聲地潤透每一個觀眾的心靈。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