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基金公司在人事方面動作頻頻。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基金經理離任19位、新聘48位。去年年底以來,基金公司高管變動也頗為頻繁,湘財、華宸未來、北信瑞豐等公司的高管層均發生了變動。
在新的行業環境下,基金公司經營面臨更大的挑戰。業內人士認為,歲末年初基金公司人事“換血”,旨在提高“戰斗力”。高管、基金經理的人事更替或能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但變動過于頻繁也會影響公司決策的連續性、產品業績的穩定性。歸根到底,基金公司人才梯隊的構建要有的放矢,為投資者賺到錢才是硬道理。
基金經理優勝劣汰
2023年12月30日,2023年業績墊底的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發布公告稱,原基金經理施敏佳因個人原因卸任基金經理一職。
數據顯示,該基金于2022年4月成立,凈值在短期沖高后便一路走低。業內人士認為,原基金經理的離任或與業績不佳有關。
近期離任的績差基金經理不在少數。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業績虧損幅度在30%左右的宏利新能源、光大保德信一帶一路、金鷹多元策略等基金,近期均更換了基金經理。
業內人士分析稱,近兩年權益類基金業績不佳,一些業績較差的基金經理或主動請辭,或因考核結果“被離任”,這都是正常的優勝劣汰。在基金行業,產品業績是王道,基金公司天然地會追求更優秀的投研人才。
新舊年份交替的這段時間里,基金經理更替較為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基金公司對新一年提升投研實力和產品業績的期許。
從近期基金經理變更的情況來看,除了績差,還有其他離任原因。比如績優基金經理為了“減負”而卸任部分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職,以便集中精力做好核心產品;比如產品“老帶新”階段結束,新人正式接手管理基金等。
還有不少基金經理發生變更,是因為聘用了新人。Choice數據顯示,雖然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1月16日這段時間有19位基金經理離任,但同時也有48位基金經理被新聘。截至1月16日,基金經理的平均任職年限為3.88年,與2023年同期相比,減少了約0.6年,表明有更多的新鮮血液被推向投資第一線。
公司高管變更頻繁
不僅是基金經理,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的高管也發生變更。
1月10日,湘財基金公告稱,原董事長王小平卸任,蔣軍出任公司董事長。隨后,蒲建勛也在1月12日因個人原因離任副總經理,距離他2023年6月上任該職位不到七個月。
資料顯示,湘財基金已成立5年,雖然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不斷擴大,但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該公司管理規模仍未突破50億元。此前,湘財基金經歷了多次高管變更:2019年6月,來君離任公司總經理一職,由程濤接任;2022年12月,吳紅、車廣路新任公司副總經理;2023年1月,副總經理孟爽因個人原因離任。
另外,1月10日,成立11年但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管理規模仍不足2億元的華宸未來基金發布公告稱,聶志剛新任該公司督察長。去年,該公司也發生了多次高管變動。比如2023年7月,尹維忠因個人原因卸任督察長的職位;2023年9月,宋小龍離任總經理一職,由董事長孫琦代任等。
“股東方對公司管理層均設定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達標會選擇更換高管,探索新的發展路徑。”某資深業內人士說。
今年以來,有多家基金公司新聘了各層級的高管,試圖通過重建人才梯隊,提高業務拓展水平。那么,變更高管能否快速提升公司實力?對此,格上理財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王祎認為,在行業面臨挑戰的背景下,如果新任高管能夠適應當前行業發展環境,那么會給公司經營帶來積極影響。但是,新任高管能否推動公司經營向好的方向發展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且高管頻繁變動,往往會使公司的經營和管理風格多變,對公司決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有劣汰也有優勝。如今,行業內“績而優則仕”已成風氣,職位提升不僅是對優秀者的獎勵,也是留住人才的手段。
比如,南華基金近期發布公告稱,朱堅由總經理升任公司董事長,曾媛則由副總經理升任為總經理。數據顯示,該公司近年來管理規模穩健增長,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一舉突破200億元。再比如,知名基金經理喬亮也在近期升任為萬家基金的副總經理。
培養、吸引優秀人才
好的產品、好的公司管理離不開優秀的人才,而人才的流動是基金行業的常態。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追求更強的投研實力還是更好的管理團隊,都是行業面對新環境所作出的積極反應,但是基金公司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仍在于為投資者的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在當前市場表現欠佳且馬太效應加劇的大環境下,中小基金公司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走有自己特色的發展路線,把優勢產品做細、做精,為投資者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的資產管理服務,而培養、吸引優秀人才是提升公司實力的重要一步。”滬上某基金公司人士說。
與此同時,優秀人才是沙,團隊和平臺是塔,基金公司不僅要聚沙成塔,還要為塔搭建堅實的底座。
于2023年12月新任北信瑞豐基金總經理的劉曉玲表示,首先,打造基金公司核心競爭力離不開完善的投研體系和優秀的投資管理能力,為投資者賺到錢是硬道理,其次是品牌價值、服務能力和渠道資源。未來,公司將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夯實投研內功,從投資、產品、服務和合作四個方面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