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當下年輕人在上班和上進中選擇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間選擇了求佛。壓力之下,大家難免想要一些精神寄托(xìn)。
在股市中,面對難以把控的變化,也有一些精神寄托(xìn)流行開來,比如常說的“五窮六絕七翻身”,指的是市場在經過5月、6月的低迷表現后,到了7月份有可能迎來咸魚翻身。
今年的5、6月,市場整體確實表現平庸甚至不佳,即將跨入的7月,我們是否能迎來一波“翻身呢”?圖說今天來為大家八一八~
一、A股歷史呈現一定程度
“五窮六絕七翻身”的月度規律
1、從近20年主流寬基指數的數據來看:
我們拉取了近20年主流寬基指數:上證指數、萬得全A以及滬深300的平均漲幅,數據顯示,5、6 月份投資收益普遍較弱,且 6 月份出現大跌次數相對較多;7 月則有更大概率出現回暖,上證指數、萬得全A以及滬深300平均漲幅也從6月份的負轉為7月的正,平均漲幅達1.20%、1.71%和1.29%。
從平均收益上看,五窮六絕七翻身這個說法,似乎有點道理。
當然,如果從每一單一年度的數據來看,7月的翻身情況并不是每一次都會顯現。如果憑借概率而全倉押寶,風險未免有些過大。
2、從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來看:
我們統計了偏股基金指數在2004-2022年的漲幅,可謂是收獲頗豐,整體漲幅達903%!
但若我們將每年的7月份進行剔除,則會發現,其漲幅僅為601%,也就是說,若你錯過了7月不在場的話,整體收益會大幅下降。
二、 為什么常常會有這樣的規律呢?
從客觀原因出發,我們會發現5、6月有以下幾點因素導致行情表現較弱:
首先,每年5、6月份是財報空窗期,又逢政策淡季。
且6月底市場對于下半年經濟和盈利的預期可能會產生修正,股市一定程度上易受情緒的主導,故6月末7月初通常是市場波動加大的時刻。
上證指數在7月表現相對較好,一方面,銀行期中考核后市場流動性得到緩解;另一方面,在半年報的推動下,7月市場情緒有較大概率逐漸升溫。
回顧近20年的歷史數據,在7月份漲幅超10%以上的大漲情況出現過3次,漲幅逾5%的上漲情況出現過5次。
但需要注意的是,近20年的“7月”也曾出現過1次跌幅超10%、其余下跌年份很少超過5%。
三、市場再度回落到前期低點,
7月如何布局?
1、從估值和情緒指標看,市場處在低位
從大類資產比價指標看,股市情緒已明顯弱于債市。截至 2023年6月21日, A 股風險溢價率為 3.00%、位于2005 年以來26%分位,已經高于 2005 年以來均值+1 倍標準差;當前 A 股股債收益比為 0.77、位于20 05 年以來1%,已經處在 2005年以來均值+2 倍標準差,接近去年 10 月底水平,已經反應了較悲觀的預期。
2、從歷史經驗看,6月之后宏觀經濟數據的波動率或降低
2015年至今,6月之后宏觀數據的波動率開始快速降速,并在三季度月均保持在較低水平,意味著宏觀對市場的沖擊將減弱,市場預期或恢復至正常水平。
3、今年上半年行業表現與基本面相關性弱,下半年或有提升
上半年市場行情分化、輪動頻仍,各行業指數的漲跌幅與財務指標相關性不強。其中 TMT 及中特估等板塊,雖然未見基本面邏輯兌現但漲幅反而更大。
三季度市場或將進入一個經濟壓力的擔憂緩解、同時政策呵護力度提升的窗口。預計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依然向好,下半年投資主線將更加聚焦基本面。
與此同時,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6月以來,場內股票ETF凈申購金額達262.67億元。股票ETF向來被認為是資金風向標,說明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好后續A股市場。行情回暖或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諸多利好因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下,我們有理由堅定,市場終有“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時候。
雖然“五窮六絕七翻身”作為歷史反饋有一定規律,但今年是否應驗,尚需等待市場的檢驗。
從長期來看,我們相信復蘇仍是中國經濟中長期的趨勢,市場近期的調整為更多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配置機會。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