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今天對外公布,今年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6.7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其中出口9.62萬億元,同比增長8.1%;進口7.15萬億元,同比增長0.5%。如何評價前5個月的外貿成績單?反映了我國外貿發展怎樣的態勢?如何展望下半年的外貿走勢?我們來聽聽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的解讀。
前5個月出口增速超市場普遍預期
王青:前5個月,以人民幣計價,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7%,其中出口增長8.1%,進口增長0.5%。其中盡管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放緩,但仍超出市場普遍預期。背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面對今年海外經濟下行態勢,國內穩外貿政策充分發力,在金融支持、稅費減免等方面,持續加大外貿企業的扶持力度,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增長勢頭較強。另外,年初以來在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很多地方組織外貿企業“走出去”,將海外客戶“請進來”,明顯加大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這都有助于抵消海外訂單不足對我國出口的拖累。
其次,自去年初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以來,對我國與東盟貿易關系促進作用明顯。
最后,以新能源汽車出口為代表,國內產業升級正在塑造外貿出口新動能。
就5月當月來看,以人民幣計價,我國出口增速轉負。進口方面,以人民幣計價,5月進口同比增長2.3%,扭轉了上月同比負增的勢頭,整體上看,當前進口數據尚未能顯示國內需求有明顯擴張勢頭。
國內經濟修復將依靠內需發力
王青:展望未來,全球及各國PMI等先行指標顯示,短期內海外經濟下行勢頭會延續,這意味著下半年外需偏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意味著下一步推動國內經濟修復,將更多倚重消費、投資等內需發力,而外貿領域穩規模優結構政策措施也將進一步加碼。
進口方面,伴隨國內經濟回升向上,進口需求有望逐步增加。不過,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偏弱格局已經形成,其中即使歐佩克+接連宣布減產計劃,也難以扭轉國際原油價格走低勢頭,預示短期內我國進口額增速難有顯著上行。這也意味著我國進口成本整體上趨于下降,對國內經濟修復是有利的。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進出口增長,對美國、日本下降。相關解讀,我們來連線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
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外貿注入強勁動力
《全球財經連線》:前5個月,我國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顯著,其增長動力是什么?未來還有怎樣的潛力?
周茂華:我國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按人民幣計價,前5個月分別增長9.9%和13.2%,東盟穩居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背后至少受三方面因素推動:
一是從需求來看,近年來,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保持增長,經濟總量穩步上升,內需潛力隨之增強。年初以來,東盟等經濟體整體復蘇較為理想,為雙邊貿易額增長提供支撐。
二是從供給來看,我國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存在明顯互補關系,推動雙邊貿易發展,釋放了貿易潛力。比如我國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自然資源稟賦存在互補;我國與東盟各成員國在產品生產效率、品類、技術等方面存在互補,以及由產業轉移形成的產業內貿易互補等,未來貿易發展空間巨大;
三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外貿注入強勁動力。中國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積極推進區域貿易便利化,為我國與各成員國擴大貿易創造了更加有利的環境。隨著RCEP全面生效,有望帶動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的貿易和投資更上一個臺階。
歐盟經濟復蘇強于預期
《全球財經連線》:前5個月,我國對歐盟進出口增長,對美國、日本下降,原因是什么?如何進一步穩住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
周茂華:從1至5月我國對歐美發達經濟體外貿情況看,前5個月我國對歐盟進出口保持增長,這得益于年初以來,歐盟經濟復蘇強于預期,歐盟能源轉型帶動我國新能源等產品出口等,以及歐盟與我國經貿更加緊密,有助于雙邊貿易潛力釋放。
但前5個月我國對美國、日本進出口增長放緩,與這些經濟體需求放緩,我國需求復蘇節奏偏慢,以及少數經濟體貿易保護等方面影響有關。美國高通脹、高利率環境削弱了居民消費能力,以及居民部分商品消費轉向服務等;同時,高物價也對日本居民消費構成拖累,扣除通脹影響,日本居民實際收入增速在放緩等。
盡管我國對美、日經濟體外貿出口有所放緩,但二者仍是我國最大貿易伙伴。外貿對我國經濟繼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穩定發達經濟體出口,客觀上要求出口的產品適銷對路,產品的質量、創新及售后服務等方面要有競爭力;積極拓寬外貿產品銷售渠道。政策支持方面,國內有必要繼續為外貿企業減負,提升貿易通關及業務辦理效率,為外貿企業匯兌風險管理提供支持;鼓勵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增強產品創新能力;繼續暢通供應鏈產業鏈,保障優勢產品出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擴大進口等。
從具體商品來看,汽車出口再次成為出口核心拉動力之一。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5.57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57.9%。其中,汽車2667.8億元,增長124.1%。
前5個月,我國外貿出口結構呈現怎樣的特點?哪些產品未來有望成為拉動出口的引擎?來聽聽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靜的分析。
數量因素是拉動汽車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王靜:從數據來看,汽車出口繼續表現亮眼。5月汽車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23.5%,數量因素是拉動汽車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5月汽車出口數量同比增長157.6%。手機、集成電路等產品對機電出口形成拖累,5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減少2.1%;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也有所回落。
5月中國出口出現負增長,基數較高、外需不振是主要原因。去年同期中國出口同比增長16.3%,為5月出口增速造成一定壓力。支撐3、4月出口快速增長的積壓訂單釋放進入尾聲也是5月出口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此外,國際需求未見明顯提振。地緣政治沖突影響持續,部分地區供應鏈受到沖擊。歐美國家通脹頑固性仍存,商品消費需求回落明顯,企業仍處去庫存周期。
產品結構性亮點和穩外貿政策值得期待
王靜:未來出口增速或仍將承壓,產品結構性亮點和穩外貿政策值得期待。當前影響全球貿易增長的因素或仍將持續,未見明顯下降的核心CPI和超預期的非農數據使歐美國家加息預期再度提升。未來,以“新三樣”為代表的產品結構性亮點值得關注。2023年1至4月,“新三樣”出口累計增長59.6%。相關產品的技術儲備、完備的產業鏈優勢和全球綠色轉型周期有望支撐其持續高增。
此外,在外需不振背景下,更多穩外貿政策細節有望出臺。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再次推出18條政策措施,多省已從支持企業出海拓市場、強化國際物流服務保障、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強化財政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政策協同效應有望加強。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制作:李群
拍攝:實習生焦宇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張然
海外運營編輯:唐雙艷 吳婉婕
海外項目經理:莊歡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