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已在路上,眾所周知,這場大促起于電商、興于電商,長久以來線上渠道始終為絕對主角。不過,隨著實體商業持續轉型升級以及線下渠道數字化發展,零售大促的競爭格局或將發生微妙的變化。
眼下,被視為消費市場主導者的年輕人逐漸發現,線下比線上貴的固有印象正被打破,同款商品往往線下性價比更高,且能收獲更豐富的消費體驗。
商場lsquo;卷rsquo;起來,電商也害怕
雖然目前才10月中旬,京東和天貓兩大電商平臺的雙11活動時間表已經出爐,分別將于10月23日、24日開啟預售。
這幾日,南京姑娘沈雨涵已經開始做起購物功課。她驚訝地發現,去年底在商場購買的一款藍色牛角扣大衣,仍在電商平臺上銷售,而且品牌鉅惠券后價比當初的購買價還貴上200元。
賺大了!沈雨涵笑著告訴記者,為了避免退換貨的麻煩,去年雙11期間,她特意去逛了一圈商場,打算試中合適的衣服再到網上買,畢竟網上會便宜些嘛!這件藍色大衣上身后,沈雨涵滿心喜歡:衣服原價為2119元,6折促銷價為1271元。我再考慮下,她轉身想走,卻被店員喊住了:你放心,我們的價格只會比線上便宜,你可以帶一件。
當著店員的面,沈雨涵打開了該品牌官方旗艦店,果真同款大衣線上比線下貴400元,她當即決定拿下。讓她沒想到的是,時隔近一年,這件衣服的商場價仍然比電商價便宜。
沈雨涵直言,我們是跟隨電商平臺成長的一代人,沖著價格便宜、品種豐富,一直習慣于網上購物。但有了這次購物經驗,我感覺不妨也看看線下,或許能得到更佳的體驗。
深有同感的還有南京網友miboo。她發給記者的照片顯示,由于商場促銷活動力度驚人,其在線下購買的一雙漁夫鞋成交價為1180元,電商平臺的銷售價高達2950元,打了五折還帶拐彎,一旦商場lsquo;卷rsquo;起來,電商也比不過!
玩實不玩虛,線下消費回歸
事實上,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線下紅利無處不在。
張先生喜歡吃家門口一家小店的米線,外賣平臺的訂單記錄顯示,一份水煮肉片米線的價格為35元,打包費為3元,用戶配送費為2.5元,店鋪滿減優惠7元,算下來實際付款31元。不過,前不久他剛好路過此店,就選擇了堂食,水煮肉片米線的店內消費價格只有25元,相比外賣價足足便宜了10元!實體店的成本要高于外賣渠道,為什么堂食比外賣便宜這么多?張先生難掩疑惑。
王小姐是南京某大型超市的會員,會員卡年費為258元。此前,她都是通過手機App續辦會員卡,直至幾天前,她走進超市,有工作人員迎面走來:辦會員卡嗎?只要辦了,可以免費拿份水果。王女士不禁動心,相比線上開卡的無優惠,她在線下賺回了一盒售價為32元的冬棗。
除了明顯的價格優勢,與線上渠道相比,年輕人可以在線下實體零售店更為真實地感知產品,不需要做復雜的優惠算術題,也能直接即買即走,難怪越來越多年輕人高呼線下消費真香!
不是賣便宜貨,而是好貨賣便宜
線下比線上貴的固有印象如何被打破?
記者接觸的南京小吃店老板透露,店家做外賣生意的成本包括平臺抽成、騎手配送、網絡營銷等,考慮消費者遇到配送費過高的店鋪都會跳過,外賣平臺顯示騎手配送費多數是免收,但這個支出實實在在發生。所以,店家只能通過調高價格來保障收入。與此同時,店內啟用自助點餐、智能結算系統、洗碗機等,用工成本有所縮減。一增一減之間,加上店家也不希望過多依賴外賣平臺引流,導致堂食價格反而低于外賣價格。
面對電商的咄咄逼人,大型商超也通過拓展業態、改進經營模式應對消費市場的變化。比如,今年以來折扣零售風起,10月13日,某知名超市宣布下調線下門店的5000多款商品價格,對乳制品、餅干、方便速食等多個品類在內的商品設置線下專享價,價格普遍降低兩成。按照負責人的說法,折扣化不是賣便宜貨,而是通過垂直供應鏈建設,把好貨賣便宜。
德勤發布的《2023中國消費者洞察與市場展望白皮書》顯示,我買的都是我真實需要的東西和我樂于尋找性價比最高的品牌和產品,成為主流消費觀念。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行業流量紅利見頂,線上對線下的擠占正在逐漸減小。同時,隨著線下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和全渠道數字化發展,以及線下功能的充分挖掘,更多的消費者逐漸回歸實體商業,線下商業正在迎來新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電商平臺也從線上走到線下,持續推進本地生活服務和到家業務,線上線下一體化已成趨勢。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已在路上,眾所周知,這場大促起于電商、興于電商,長久以來線上渠道始終為絕對主角。不過,隨著實體商業持續轉型升級以及線下渠道數字化發展,零售大促的競爭格局或將發生微妙的變化。
眼下,被視為消費市場主導者的年輕人逐漸發現,線下比線上貴的固有印象正被打破,同款商品往往線下性價比更高,且能收獲更豐富的消費體驗。
商場lsquo;卷rsquo;起來,電商也害怕
雖然目前才10月中旬,京東和天貓兩大電商平臺的雙11活動時間表已經出爐,分別將于10月23日、24日開啟預售。
這幾日,南京姑娘沈雨涵已經開始做起購物功課。她驚訝地發現,去年底在商場購買的一款藍色牛角扣大衣,仍在電商平臺上銷售,而且品牌鉅惠券后價比當初的購買價還貴上200元。
賺大了!沈雨涵笑著告訴記者,為了避免退換貨的麻煩,去年雙11期間,她特意去逛了一圈商場,打算試中合適的衣服再到網上買,畢竟網上會便宜些嘛!這件藍色大衣上身后,沈雨涵滿心喜歡:衣服原價為2119元,6折促銷價為1271元。我再考慮下,她轉身想走,卻被店員喊住了:你放心,我們的價格只會比線上便宜,你可以帶一件。
當著店員的面,沈雨涵打開了該品牌官方旗艦店,果真同款大衣線上比線下貴400元,她當即決定拿下。讓她沒想到的是,時隔近一年,這件衣服的商場價仍然比電商價便宜。
沈雨涵直言,我們是跟隨電商平臺成長的一代人,沖著價格便宜、品種豐富,一直習慣于網上購物。但有了這次購物經驗,我感覺不妨也看看線下,或許能得到更佳的體驗。
深有同感的還有南京網友miboo。她發給記者的照片顯示,由于商場促銷活動力度驚人,其在線下購買的一雙漁夫鞋成交價為1180元,電商平臺的銷售價高達2950元,打了五折還帶拐彎,一旦商場lsquo;卷rsquo;起來,電商也比不過!
玩實不玩虛,線下消費回歸
事實上,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線下紅利無處不在。
張先生喜歡吃家門口一家小店的米線,外賣平臺的訂單記錄顯示,一份水煮肉片米線的價格為35元,打包費為3元,用戶配送費為2.5元,店鋪滿減優惠7元,算下來實際付款31元。不過,前不久他剛好路過此店,就選擇了堂食,水煮肉片米線的店內消費價格只有25元,相比外賣價足足便宜了10元!實體店的成本要高于外賣渠道,為什么堂食比外賣便宜這么多?張先生難掩疑惑。
王小姐是南京某大型超市的會員,會員卡年費為258元。此前,她都是通過手機App續辦會員卡,直至幾天前,她走進超市,有工作人員迎面走來:辦會員卡嗎?只要辦了,可以免費拿份水果。王女士不禁動心,相比線上開卡的無優惠,她在線下賺回了一盒售價為32元的冬棗。
除了明顯的價格優勢,與線上渠道相比,年輕人可以在線下實體零售店更為真實地感知產品,不需要做復雜的優惠算術題,也能直接即買即走,難怪越來越多年輕人高呼線下消費真香!
不是賣便宜貨,而是好貨賣便宜
線下比線上貴的固有印象如何被打破?
記者接觸的南京小吃店老板透露,店家做外賣生意的成本包括平臺抽成、騎手配送、網絡營銷等,考慮消費者遇到配送費過高的店鋪都會跳過,外賣平臺顯示騎手配送費多數是免收,但這個支出實實在在發生。所以,店家只能通過調高價格來保障收入。與此同時,店內啟用自助點餐、智能結算系統、洗碗機等,用工成本有所縮減。一增一減之間,加上店家也不希望過多依賴外賣平臺引流,導致堂食價格反而低于外賣價格。
面對電商的咄咄逼人,大型商超也通過拓展業態、改進經營模式應對消費市場的變化。比如,今年以來折扣零售風起,10月13日,某知名超市宣布下調線下門店的5000多款商品價格,對乳制品、餅干、方便速食等多個品類在內的商品設置線下專享價,價格普遍降低兩成。按照負責人的說法,折扣化不是賣便宜貨,而是通過垂直供應鏈建設,把好貨賣便宜。
德勤發布的《2023中國消費者洞察與市場展望白皮書》顯示,我買的都是我真實需要的東西和我樂于尋找性價比最高的品牌和產品,成為主流消費觀念。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行業流量紅利見頂,線上對線下的擠占正在逐漸減小。同時,隨著線下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和全渠道數字化發展,以及線下功能的充分挖掘,更多的消費者逐漸回歸實體商業,線下商業正在迎來新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電商平臺也從線上走到線下,持續推進本地生活服務和到家業務,線上線下一體化已成趨勢。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