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語中,“烏蘭布和”意指“紅色的公牛”。刮起風沙時,天空是紅色的景象。誰也不曾想過,有一天,沙漠里也能種出有機菜。
7月26日,盒馬與圣牧共同舉辦的沙漠有機貝貝南瓜第一屆采摘節啟動。在30多度的高溫烈日下,首批貝貝南瓜從田間地頭經過采摘、裝車,奔赴上海,即將在盒馬亮相。
沙漠有機貝貝南瓜采摘節啟動
吃有機不僅是一種追求健康、品質的生活理念,也成了一種環保主張。經過測算,每一株貝貝南瓜在成長過程中,都可牢牢抓住將近4平米的土壤,能夠保證水土不流失,而消費者每吃一顆有機貝貝南瓜,都能幫助烏蘭布和沙漠鎖住0.25平米的土壤。
向沙漠下了一個訂單
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八大沙漠之一,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境內。
2021年,盒馬有機蔬菜負責人劉良超偶然發現,圣牧的工作人員在烏蘭布和沙漠試種有機南瓜成功了,于是迅速向遙遠的沙漠里下了一個訂單——雖然只有少量,但到了盒馬,很快銷售一空。
原來沙漠里不僅能種菜,種出來的菜口感還很好吃。每年都要在全國各地跑基地、做商品尋源的劉良超,對此也感到吃驚。
沙漠綠洲里的一株南瓜苗可保持近4平米水土不流失
劉良超說:“做有機最大的擔心就是種出了好東西賣不出去,更何況是地處偏遠的荒漠里,他們太難了,我吃了他們的南瓜和玉米,看到了荒漠里‘戰天斗地’的這樣一群人,只有一個念頭——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商業回報”。
有了來自盒馬的訂單,烏蘭布和沙漠里這頭的人也有了定心丸。2022年試種的近200畝,上架盒馬后迅速賣空,圣牧草業負責人劉文光立即拍板,2023年擴種1000畝,有機玉米也相應擴種。
“沙漠種菜我們還在摸索,由于自然條件惡劣,葉菜基本不能種,只能嘗試根莖類的作物。第一年我們種出了品質極好的紅薯,但是種出來發現賣不出去,最后全爛在地里了。”在沙漠里扎根十多年的劉文光,帶領團隊在這片沙漠中打造了一個以乳業為核心的全有機產業體系,種有機牧草養牛,牛糞還田,養肥土地繼續進行有機種植。但是在試水有機菜之前,他低估了生鮮農產品的銷路之難,“相比牛奶,有機菜可真不好賣。”
有了訂單,劉文光團隊有了信心。但沙漠種菜,依然挑戰重重,剛剛萌芽的南瓜、玉米幼苗,被大風刮走是常事,還會被鳥類、野兔、刺猬、狐貍等動物“偷吃”,總體產量僅為非有機基地的60%。
沙漠南瓜已豐收工人采摘忙
在沙漠“戰天斗地”的劉文光有一個心愿,烏蘭布和沙漠總面積1萬平方公里,圣牧治理了十多年,22萬畝沙漠成為優良草場,200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綠裝。“我們一直繼續治理下去,總有一天可以讓烏蘭布和沙漠在地球上消失。”
總是奔波在路上的采購劉良超也有一個心愿:每多賣一顆南瓜、一支玉米,就能多幫治理一點沙漠,“只要我們賣得足夠多,就能通過盒馬的顧客‘一口一口將烏蘭布和沙漠吃掉’。”
與圣牧的合作才剛剛開始
自2018年以來,盒馬在全國范圍里已經有100多家有機合作企業,涵蓋全國268個基地和工廠,其中還有41個有機盒馬村。有些供應商通過與盒馬數年的合作,已經成為有機領域里的龍頭企業。
盒馬有機項目負責人蔡宏介紹,最早從有機蔬菜品類切入,目前已經擴展到米面糧油、奶制品等全品類,實現全渠道近1800款有機商品的豐富供給,盒馬也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有機生鮮食品一站式購物平臺。“為顧客提供‘一桌菜’的有機解決方案,從有機菜到有機調味料,都能找到相應的產品。”
盒馬協助沙漠貝貝南瓜基地搭建供應鏈-南瓜標準化分選線
除了幫助對接產品銷路,盒馬也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有機生產企業成長壯大。今年以來,盒馬借助國家級技術平臺,組建了涵蓋法律法規、標準、膳食營養、有機農業、雙碳標準、供應鏈管理、生物多樣性7個領域的國內頂級專家,為公司有機戰略提供支撐,也對接給各大合作伙伴,提供專家層面的指導幫扶。
同時,也在積極通過多樣化產品的開發,為企業降低損耗、提升附加值。比如,通過凈菜加工方式,把一些大小、外觀不達標的有機菜做成有機凈菜、沙拉菜等。
沙漠貝貝南瓜發車上海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杜相革表示,有機農業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成長期,雖然發展增速較快,但是還未形成具備規模的市場體量,有機產品的主導市場平臺還十分欠缺,在有機消費市場規模還在培育階段,需要用價格和價值的對稱來逐步引起消費者信任。“也希望像盒馬這樣的企業,能做好領頭羊和火車頭的作用,早點做成中國的全食超市。”
生態、有機、綠色、低碳,讓消費者和農民同時受益。盒馬宣布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成立可持續發展部,將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和綠色低碳農業作為可持續農業的重點探索方向。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