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從“粘膏染”到“馬尾繡” 貴州黔南民族技藝何以“出山”又“出海”?
以扇形刀具為畫筆,蘸取染膏后,深藍色的細線順暢地從刀片側面“滑”出。近日,中新社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瑤山古寨采訪,現場觀看了白褲瑤婦女運用民族傳統技法為衣服畫染圖案的過程。
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主要聚居在廣西、貴州兩省份,因男子身著上寬下窄的及膝白褲、女子著前后兩片式罩衫和百褶裙而得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族群之一。白褲瑤獨特的服飾文化流傳至今,傳統染色技法粘膏染是其突出特色之一。
“我5歲就跟著家里的老人學‘粘膏染’咯!”瑤山古寨粘膏染坊工作人員王金瑩告訴記者,在她生活的村子,幾乎每個白褲瑤婦女都會用粘膏染在衣服上繪制圖案。
粘膏染以粘膏樹汁為原料。這種樹木主要分布在中國廣西及貴州兩省份的瑤族居住地,樹干經刀斧砍鑿后會產生一種粘稠的樹汁,把它們與牛油按比例混合,加水后便可熬制成為絕佳的染劑。
2006年,白褲瑤服飾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以王金瑩一家為代表的白褲瑤人也走出大山,憑粘膏染技藝找到了工作。
莫燕子2019年創立瑤古村落運營開發有限公司,并依托國家AAAA級景區瑤山古寨的客流量優勢,于2022年在景區內啟動了粘膏染坊項目,工人都是周邊山區的白褲瑤婦女。莫燕子說,開設工坊是讓游客體驗白褲瑤風情的一種直觀方式。“游客了解白褲瑤,才會愿意購買產品。”因為原料珍貴、技法復雜,一件粘膏染服裝的市場售價約4000元。莫燕子表示,“我們已經開始培訓工人制作工期短、大眾都可穿的服飾。接下來,想在服飾之外推出更多游客能帶走的手工藝品,爭取用更大市場帶動粘膏染技術的傳承。”
就像白褲瑤族憑“粘膏染”走出大山,水族人同樣把非遺技藝“馬尾繡”穿上了身,并讓這種民族繡法進入了國際市場。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縣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也是水族文化的中心流傳地。三都縣非遺項目體驗中心副研究員潘瑤介紹說,取馬匹的尾毛作原料,用白色絲線均勻纏繞后形成馬尾線,用它繡成的繡品稱為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民族刺繡工藝。馬尾線觸感似大提琴琴弦般粗硬,繡品極具立體感,宛若彩色的浮雕。
根據官方資料,2006年,馬尾繡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被列入‘非遺’后,我們縣里一些手藝好的繡娘開始創業、帶徒弟,把馬尾繡法傳承起來。”潘瑤說,“現在村里的婦女不用靠在家里做農活、做家務,而是靠手藝就能賺錢,成熟的繡娘一個月能賺8000元。”
非遺項目體驗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三都縣約有2萬人以馬尾繡為職業,全縣馬尾繡產業相關收入達到1億元,其中就包括出口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訂單。
“大家知道每年發布年度流行色的法國潘通機構吧,這是它邀請我們縣公司定制的馬尾繡帆布袋樣品。”潘瑤從一眾繡品陳列中找出幾款帆布包,表情難掩自豪,“這幾天就會有一個臺灣旅行團來體驗馬尾繡”。潘瑤表示,“馬尾繡銷售出去能給繡娘帶來收入,又能保護水族技藝不失傳,我們堅持用國家提倡的非遺生產性保護方法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的良性循環。”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